首页 百科正文

扬州一高校为贫困毕业生免费邮寄 还给毕业生送站

admin 百科 2023-03-28 14:16:56 577 0

毕业季如期而至,扬州各大高校的校园内,时常能看到毕业生们拖着行李、三五成群互相道别的场景。为了让毕业生们有一个更加舒心的毕业环境,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不仅免费为贫困毕业生邮寄包裹,还特意开设了“送你回家”专车,专门将毕业生们从学校送至扬州汽车东站、西站以及火车站,以减少他们携带大件行李奔波之苦,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赞誉。

太贴心

为贫困毕业生免费邮寄包裹

段成刚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最近他有些发愁。“三年大学生活,积累了不少书本,还有生活用品,扔掉吧,舍不得,运回家吧,又很难。”段成刚解释,邮寄回家本是最省事的办法,可是邮寄费对于来自贫困山区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正当他发愁的时候,学校传来了好消息:可免费为贫困毕业生邮寄包裹。“真的吗?”段成刚再三确认,“没想到,临近毕业,还能收到学校这份幸福的礼物。”

“每年高校的毕业季,学校都是一片繁忙景象,不少毕业生在邮寄包裹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包裹递送需求量巨大,学生往往要在炎炎烈日下排长队等待;另一方面,学生也需要为邮递包裹支付很高的运费。”采访中,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学院与中通快递合作,为贫困毕业生们免费邮寄包裹。值得一提的是,中通快递负责人王安辉是扬工院2011届毕业生,作为校友,他专门为贫困毕业生开设绿色通道,为毕业生提供上门收件服务,并在宿舍楼下设邮寄点,提供更高效、便捷的行李寄递服务,实实在在为毕业生减负,解决毕业季包裹邮寄的难题,让毕业生们“毕业不负重,轻松回家”。

在邮寄现场,一位来自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的毕业生李曦正在邮寄包裹,凉席、衣被、脸盆、厚重书籍等物品被“包装”得非常齐整。“有些东西虽然已经破旧了,但实在不愿意丢弃,由于离家太远,邮寄费又太贵了,现在学校帮我们邮寄包裹,实在太暖心了”。

采访中,校友王安辉表示:“作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非常感谢母校的培育,毕业以后我就在学校创业,一直想感谢学校,现在终于有机会回馈母校了,能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服务,我感觉很自豪,后面我会坚持做下去,为更多的人服务,反哺社会。”

据了解,近年来,扬工院为响应国家西部计划和教育扶贫政策,针对甘肃、青海、贵州等地学生推出减免3年学费、爱心车票、特困补助等一系列资助育人政策,毕业“寄”活动也是学校资助育人政策的一个缩影。小小的包裹承载着学校始终如一的关怀,凝结着校友反哺学校的温情,对2019届毕业生来说,这更是最后一次生动的感恩德育教育。

太暖心

为所有毕业生提供送站服务

“三年前,你坐着学校接站的专车来到学校,三年后,学校又以相同的方式为你送别”。除了为贫困生免费邮寄包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校交通学院还与扬州大众交通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为毕业生们提供免费的送站服务。

学院根据前期统计的人数和车次时间,在毕业典礼第二天早上进行送站服务,为毕业生做好离校前的最后一次服务工作,将温暖送到学生的心坎里。

6月15日早晨,按照事先计划,近二十名学生志愿者来到扬工院宿舍区十字路口,为即将离校的学长学姐们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同时,道路一旁有序排列了三十多辆爱心车,场面壮观,这就是为毕业生提供送站服务的发车现场。

当车启动的时候,毕业生李中耀坐在车上不停地回头看,看着熟悉而又温暖的校园。“多么希望司机能够开得慢一些,让我再好好看看我们美丽的校园,学校温暖的举动再次加深了我对学校的不舍与留恋。”离别时,毕业生李中耀眼角含泪。

志愿者李丁说:“看到学长学姐们带着行李离开,想到明年的这个时候自己也要离开校园,心中更加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该校交通学院学生会主席王萌说:“这是学院做的之一次尝试,如果效果好,我们将坚持做下去,形成传统,让毕业生在离校之际,再一次感受母校的爱。”

“同学们,学校就送你们到这里了。剩下的路,就靠你们自己了,学校等你们的好消息。”在学校门口,交通学院党总支书记岳金方和毕业生们挥手道别。

扬州发布记者 乔云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牛牛说喷剂 霸王液精华液 七月七胶囊 牛鲨延时喷剂 今枪哥延时喷剂 小牛测评网 赛无双 银豹鹿鞭糖 无限神力虫草鹿血糖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三九知识
2、本站永久网址:www.1puu.com
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aw4008@foxmail.com 网站右下角【投诉删除】可进入实时客服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本文链接:http://www.1puu.com/post/13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