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念佛求子求财的感应灵验

admin 资讯 2023-02-14 13:47:24 3467 0

问他,他说:“这《心经》、白衣咒、《高王经》,我家三代信奉受持,累次获得灵验。”

我听说后,也虔诚持诵。这年秋天,哥哥获得乡荐,我获补郡庠,侄辈入学游泮(音pàn判)。

于是更加惊叹大士的灵应,艮山没有骗我啊

清初,谭宪卿,家富,但无子。同族侄子们觊觎(音记余)他家富有,准备瓜分他家财产。宪卿很愤怒,花费五千金,设大悲忏坛。礼忏四十九天,妾即生下儿子,孩子胞衣白色。妻于是发心捐献千金,建了一座白衣阁。不久,妻子也生下儿子,胞衣也是白色。后来,兄弟都作了游庠(音详)。《现果随录》

  ●安徽祁门的汪茂辉,得子艰难。于是念诵、施送《高王经》,广行善事。梦见观音大士抱孩子给他,说:“你好好接着,过六天来抱去,再当抱一孩来。”于是连生二子,长子仁忠,次子仁信。后来,六十岁临终时,才悟到梦中菩萨所示隐语。陈怀绩《笔记》

  ●明时,刑科官李清,一个儿子患痘而死。母亲虔诵《高王经》,清楚梦见菩萨抱一儿来,说:“如云如月。”早晨起来,有人赠送李清一幅绣观音抱儿图,正如梦中所见。画上有诗:“彩云香绕海天潮”,末句“还来丹桂月中飘”,符合“云月”二字。后果然生子。《持验记》

  ●江苏吴江的潘照,在观音菩萨像前,焚疏、求子。次年花朝(吴地民间认为,农历二月十二日是百花生日,所以称“花朝节”),生下一男孩。当时作诗纪事,有“幽燕老去雪盈颠,喜见花生月又圆”的句子。(大意:我年老白发满头时,喜得儿子。)《灵应记》

  ●章藻,年近七十,无子。礼拜观音大士,梦见菩萨座前印香盘成一个“子”字形状。不久,妾生男孩。《狯园》

  ●湖南岳州(今岳阳)的杨心斋,朝拜普陀山。梦见大士折瓶中柳枝给他,说:“给你为子。”后来生下男孩,起名“嗣柳”。《狯园》

  ●唐时,湖南衡阳的吉长年,没有子嗣。一老僧劝他念诵《高王经》,说生儿有“白胞衣”、“重(音崇。双层)包”的异征。夫妇诵经满一藏,后来生下三个孩子,都是白衣、重包。太守亲眼看见这一灵验感应,于是刻板印送。武阳的江宰夫妇受持,也同获美报。《高王感应记》

  ●顺天(今北京)潘海滨,无子。努力行善,布施金钱给僧人、寺庙。有两位老僧感激他,为他在大士像前祝愿,愿意将来做他的儿子报恩。一天,潘正坐在中庭,恍然看见两僧入内,而这时,妻生下一对孪生儿子。派人去寺庙里询问,得知正逢两位老僧同时圆寂。《旷园》

  ●江西新建的傅国镇,无子。叔叔广尧,则多生男孩。叔叔劝他:“我诵《观音经》多年,你何不效法呢?”国镇于是虔诵。次年生儿子,施送经书二千卷,又得子。后来,儿子都科登贤书。《灵应记》

  ●湖南衡山的李佐尧,无子。哥哥李受尧,得到一本《白衣经》。于是,兄弟共开斋堂,供奉观音大士像,诵经、施送经书,兄弟各得一子。《白衣灵验》

  ●上海松江太守费永年,刻印施送《高王经》,生下一子。传授此法给外甥江文产,照办,也得子。儿子十八岁时,就乡试中举。《感应记》

  ●明时,江西庐陵(今吉安)的龙子翚(音灰),无子。妹妹得到一本《白衣经》,看到求子嗣的灵感事迹,就劝嫂子持诵。嫂子发愿持斋、诵经,次年就得到一子,聪明与众不同。《南海慈航》

  ●清朝雍正年间,江西临川的邹鲁,虔诵《观音经》,生下两子。心中暗想,这未必是菩萨的力量,心中渐渐松弛。两子忽然夭亡。于是悔悟,虔祷大士,发愿施送经书。妻梦见白衣大士笑容可掬,抱来一孩放在床上,次日生子。一年多后,又如前梦,再生一子。《南海慈航》

  ●湖南益阳的熊天益,六十岁无子。见观音经咒灵验,于是斋戒、诵经、印送。妻梦见得到一熊,喜悦相告,天益说不过是幻梦罢了。来年春天,生子,与梦相符。《南海慈航》

  ●明时,浙江定海都司(官名)梁文,祈求子嗣,有感得子。于是捐资,请寺僧昱(音玉)光,修建了白华庵。《普陀志》

  ●广州诸生(秀才)何隆将,五十岁,无子。于是供奉千手眼大悲像,早晚虔诚礼拜。梦见大士送给他一个红孩儿。后来,连生三子。《慈林集》

  ●江西浮梁的胡志淳,同妻汪氏念诵《高王经》。汪梦见多人求经,于是发愿刊刻印施。妻当月就怀孕了。开版印刷之日,生下一子。志淳在经后写跋,说菩萨感应,如响应声,不可思议。《高王经跋》

  ●刘宋时,孙道德,奉道祭酒(官名),五十岁而无子。一僧人劝他专心礼诵《观音经》。孙于是投诚念诵观音。不久,得异梦,妻子生下一男孩。《冥祥记》

  ●湖北沔(音免)阳的江琏,发愿念诵《白衣经》求子。梦见大士给他孩子,说:“酬报你诵经虔诚。”过一年,生子。《灵应记》

  ●武昌的柯胜春,五十无子。夫妇每逢朔、望日(初一、十五)吃斋念诵《高王经》满八藏。三年中,连生二子一女。《感应记》

  ●湖北荆郡的宗维垣(音元),妻张氏,多次遭产难。发愿斋诵《白衣经》,生子时,白衣、重包,起名“大士保”,秀慧不凡。《观音经近验》

  ●清时,湖广左藩(官名)刘元伯,修观音忏四七日(二十八天),求子。次年,生子,极为聪慧。《观音经近验》

  ●湖南衡山的郭羽伯,六十岁无子。听说《白衣经》灵验,于是奉持,不久生子。

  ●湖北沔阳的陈藻灿,生子夭折。夫妇持诵《白衣经》,生子,长成。

  ●新堤(今湖北洪湖)的胡良恍(音晃),请回佛经,斋戒念诵,第二年得子。

  ●湖北荆门的彭俊,五十无子。信佛经灵验,虔诵念诵,得子,起名“验保”。十六岁时,就学游庠。

  ●湖北沔阳的章俊,听说彭俊求子灵验,也诵经,得子。

  ●安徽徽州的程学洵(音旬),无子。夫妇虔诵《白衣经》,又印送给他人读诵,第二年生子。

  ●江西婺(音务)源的詹有高,妻过三十,未能生育。念诵《白衣经》,不久生子。

  ●婺州(今浙江金华)的郑纯领,四十无子。发愿施送经书一藏,生子。《高王灵应》

  ●清康熙年间,江西婺源的余麟文,无子。妻戴氏,持诵《观音经》,并发愿施送三千卷,不久生三子。哥哥余麟仁,见弟得灵验,也同妻子虔诵、印施,并请僧人念经千遍,不久生子。

  ●婺源的余斯来,持诵《高王经》。康熙年间,生二子,起名为佛成、佛正。

  ●安徽的汪珍,刊刻印诵经五百卷,得子。

  ●浙江婺州的郑美玉,四十无子。印经一藏,不久生子,次年又生女。

  ●婺源的江应霖,与妻子一起诵经、广施经书,得一子。

  ●安徽歙(音西)县的黄连氏,广为传送佛经,生孪生二子,名佛住、庆儿。

  ●安徽徽州的米润姑,发愿送经一千卷,次年生子。

  ●明时,安徽黟(音衣)县的舒汪氏,四十无子。弘治年间,朝礼东山庵,请佛经回家,持诵一年多,生子。

  ●明朝崇祯年间,江西婺源的董科,妻子祝氏,虔奉佛经,发愿印送千卷,妾生下二子。

  ●江西婺源县的余牧斋,施送经千卷,连年生子。

  ●安徽歙县的方岩,妻黄氏,也施送经千卷,生子。

  ●明人王锡爵(曾任宰相,谥号文肃),担任神庙首辅。他请画工用金银汁画大士像,手书《心经》在画轴上,送他人供奉,不计其数。儿子王衡,中榜眼。孙子王时敏,信奉佛法,赈济饥民。有人在梦中看见六担豆子,一位僧人说:“这是时敏积善的数量。”儿子王揆(音葵),科举及第;儿子王掞(音眼),孙子王原、王祁,都是进士。《现果随录》

  ●徐文敬的太夫人,每天念诵观音大士圣号千声,喜欢谈因果,曾刻印《玉历传钞》劝人为善。文敬也刊刻印送《敬信录》,周济亲族,却没有傲慢德色。儿子徐本,官至大学士;儿子徐杞(音起),官至巡抚;其孙徐以烜(音悔),官至侍郎;徐景焘(音涛),官道;其曾孙辈,科第蝉联。《玉历传钞》

  ●浙江桐乡的冯氏,世代行善植德。冯锦,在山西做官,无子。妻持念大悲咒非常虔诚。邻家妇人,梦见一老妇抱肥瘦两孩来,自接肥胖孩子,堕地破碎,就去取瘦孩。老妇说:“这个孩子将送给冯家。”邻妇生子,夭折。冯夫人生下儿子冯浩,幼时瘦弱,长大,渐渐变得魁伟,官职由词林转为御史,凡见善事,无不力行。现七十五岁,齐眉矍铄(音决朔。健旺),有三个儿子,均登仕榜。《劝诫类钞》

  ●明时,嘉定黄韫(音运)生的父亲,得子艰难。便念诵《白衣经》,力行善事。梦见观音大士抱一孩送他,说:“念你勤苦诵经、行善,寻得一位绝好秀才给你。”便生下儿子黄韫生。文名响亮海内,崇祯年间,中进士。因国家生变,与弟弟黄伟恭,一起自缢在北门外的佛殿中。《现果随录》

  ●天妃,是福建莆田林氏的女儿。父亲林惟悫(音确),做过宋都巡官,喜行善、好施舍,礼拜大士求子。后来,母亲梦见大士说:“你家世代善行,天帝保佑。”拿出yao丸说:“服下此yao,将得慈济。”于是怀孕。生产时,霞光照室,晶辉夺目,异香弥漫。天妃生下后,一个月不啼哭,于是起名叫“默”。十岁后,诵经礼佛,从不懈怠。后来,看井得符,便能灵通变化,能驾云渡大海,众人称她为“通贤灵女”。宋朝雍熙四年重九(九月初九日),白日飞升。《天后志》

  ●明人沈见泉的祖父,游览破庙,看见一尊观音像,头上顶着箬笠。叹息道:“菩萨慈悲,能给人智慧,我愿重新修此佛殿,求子孙中能有读书人。”不久,栋宇法相,焕然鼎新。孙子沈尧中、曾孙沈梦斗,相继登第。《鞭心录》

  ●浙江钱塘赵世珍,妻周氏,无子。到白衣殿祈祷,诵咒、印施经书,并实心行善。后来得两子,长子中进士。周氏享寿九十八,亲见五代同堂。《白衣图》

  ●清时,给事中(官名)孙勷(音嚷),无子。偶然见一僧人燃指供佛,僧人说:“愿得一茅庵,供养大士像,我能旁坐诵经,免托钵之苦。”孙公说:“我为师了遂此愿。”为僧人结茅屋,居三年。一天,忽见僧人直入内室,赶忙去问,见妻生下一男孩。正骇异间,庵中来报,说僧已圆寂。看儿子的手指,燃烧痕迹宛然在目,取名为卓。后来,儿子官至榜眼。《熙朝新语》

  ●元时,明善,无子,虔奉观音大士,得连连生子,招乳母抚养。其中有位白氏,姿色姣美,来调戏明善,明善拒绝并把她遣走了。后来,儿子们长大,成为蕃衍大族。《青龙偃月刀》

  ●晋时,王珉,无子,妻诚恳祈祷观音菩萨,求子。后来,王珉路上遇到一位胡僧,非常喜欢。僧说:“我死后做你的儿子。”不久,僧人圆寂,王珉妻怀孕。儿子生下来,就能说话,能懂得西域十六国梵音,自叙前生的事情,件件都可验证。儿子就是晋朝尚书王洪明。《辨正论》

  ●清人张季直,四十岁,无子。夫人徐氏,到狼山观音岩祈祷。第二年,生下一男孩。头天晚上,徐氏梦见老妇包一孩儿给她,说:“希望你喜欢。”季直书写《观音经》送到寺中,又在岩巅上造观音像,像上修铁亭覆盖。并勒碑纪事,以彰显佛菩萨的慈悲恩德。

  ●浙江人苏迅,因母病,虔诵《高王经》,吃素三年。梦见神说:“你真是孝子,我奏告天帝,增你母亲寿命一纪(十二年)。但你祖德微薄,本应无后人,现生三子,都不长寿。应施送《观音经》一藏,赶快为长子完婚,将为你请一贤孙来。”醒来,赶紧为长子娶媳妇,第二年抱得孙子。三个儿子,果然都不长寿。《南海慈航》

  ●山西某富家,老年只有一子一媳。儿媳死,儿子病重,父亲准备为儿子纳妾,母亲惊骇,说:“这岂不让儿子死得更快?”老翁说:“我曾在灵隐寺求子,梦见观音大士告诉我:‘你命中无后,因捐金助赈灾民,救活千人,给你一个孙子。’所以我要赶快为儿子纳妾。”不到三个月,儿子就死了,妾遗腹生子,延续香火。

  ●明人严道澈(音彻),三十岁,无子。娶两妾,都未能生子。后到亲戚家,看见一位哑婢,就纳为妾。父亲文靖公说:“我儿子做的这件事,合乎天道,必有后人。”道澈一直念诵白衣咒,坚持不杀戒。后来,三妾都生子,都有重包异相。孙子、曾孙众多,读书做官的很多。《感应篇增注》

  ●宋时,吕蒙正(河南洛阳人,北宋宰相,以大公无私,任人唯贤闻名),谥号文正。每天早晨起来拜佛时,都祝愿说:“不信佛的,不要生到我家来。愿我子孙中,食天禄的,必能护持三宝。”后来,侄子吕夷简、夷简的儿子吕公著,都官至宰相;左丞相吕好问、好问的儿子吕用中,都信奉佛法。《西归直指》

  ●清时,江西婺源的查邦钺(音月),无子。侄子劝他念诵《观音经》,更竭力印送,必定灵验。于是,从康熙辛酉年起,夫妇同诵。后来,生子两个,但都夭折。自悔未印送经书,于是发愿印送三千卷,再生子,起名“佛赐”,印经还愿,儿子长成。《南海慈航》

  ●明朝宣德年间,张贵,无子,发心施送《白衣经》求子。生子后,送经之愿未实行,儿子十二岁时夭折。于是痛切忏悔,虔诚祈祷,施送经书五千卷。后来生子,无恙。《持验记》

持诵大悲咒

知玄(809-881)是四川眉州人,他素以广博的佛学素养闻名,特别是对净土经典的了解,李商隐与其他的文学家也曾赞叹过他。但当他被延请至长安讲经说法时,却因他那浓重的乡音,使听者无法了解。于是,他回到家乡,前往象耳山虔诵大悲咒,据说那里是大悲信仰的中心。有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神祇截去他的舌头并换上另一根新的舌头,隔天早上他起来后,竟然能讲一口流利的长安话(《大正藏》卷五十,页763C)。

神智(819-886)与知玄是同一时代的人,从十二岁起即开始不断持诵大悲咒,二十岁出家为僧后,遍游西南地区且以大悲水为人治疗各种疾病,许多人都跟随他,称他为“大悲和尚”。唐宣宗大中元年至十一年(847-859)间,他到长安治疗宰相裴休的女儿,她正被鬼魔附身,经神智持咒七日后才得以平复(同上,页869C)。

◎塑像与毁损身体来供奉菩萨

道舟(863-941)原是一位音乐家,他唱诵佛曲的微妙音声远近驰名,因虔诚信仰大悲咒,他以自己的血绘制菩萨的立像。僖宗中和二年(882),值黄巢作乱占领长安时,他截断左前臂(肘与手腕之间)并烧掉它,来供奉观音并祈求和平;而在代表村民祈求时,他也割下左耳。由于他的虔信,当他七十八岁圆寂时,身体并没有败坏,看起来就好像是入定一般,后来人们将他的身体上漆,制成肉身。(同上,页859b)

◎抄写经书

当持咒的利益广为人知之际,刻有大悲咒的陀罗尼经幢开始矗立起来,较早的是唐咸通十二年(871)在长安的卧龙寺,由比丘洪惟所造的经幢。

敦煌手抄本中也显示关于这种崇拜的证据,收录观音十大愿与大悲咒的《千手经》略本也广为流通。众所周知的《大悲启请》(《大正藏》no.2843)则在有礼拜仪式时唱诵,它经常与《尊胜陀罗尼经》(《大正藏》nos.967,971)一起出现在抄写的书中。

例如,比丘惠銮所抄写的两本书中即包含这两部经。一本是于唐昭宗光化二年(899)抄于湖北大悲寺,文后有回向偈:“愿课诵功德,普及诸有情,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S.4378背面);另一本(S.2566)也有回向偈:“愿课诵功德,普及诸有情,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惠銮在十九年间一直抄写同样的经文,由于对观音充满信心,他从湖北游历到敦煌,皆以教导大悲咒为己任。唐末,经文与咒语皆传布于僧侣与平民百姓之间,抄本的制造或代表虔诚的奉献,或是为了立功德。(Reis-Habito1993:127-132)

[灵验故事的流传]

◎持诵大悲咒可驱逐鬼神

唐代时,因持诵大悲咒而有不可思议的感应,也出现在短篇故事集中,《广异记》中有五个关于观音的故事,其中一个提到大悲咒的利益。杜德桥将其摘录于下,因为其中的主角并非僧人,这可见当时的老百姓也了解咒的威力且知道如何持诵:

李昕平时念诵千手千眼观音真言,这给予他力量袪除疟鬼。有次当他作客远行时,他妹妹却生病死了,之后又活了过来,她解释说是有人在墓中折磨她,后来认出她是李昕的妹妹,便因为惧怕他的报复,所以在李回来之前就释放了她。(Dudbridge1995:182)

在经典中有记载,以咒的力量驱逐鬼神是持咒的许多利益之一。事实上,如下面的故事所示,在宋代,关于咒的奇闻轶事大部分是着重于它驱邪的威力。不只平民大众知晓如何持咒,其中有些人也会培养让水变为治病万灵丹的特异功能,像之前所提到的神智和尚一样。除了之一则是关于唐代一位僧人的故事之外,其余的故事都发生在宋代。

◎持诵大悲咒可治病

智益和尚是湖南长沙人,俗姓吴。他出身军旅且喜好打猎,有天他抓到一只白龟,将它烹煮而食。突然之间,沸水喷洒而出,溅了他一身,他的眉毛、胡须、手指与脚趾全部掉落,陷入极大的痛苦,几乎濒临死亡,他无法持续工作,变成了一个流浪的乞丐。当他在安南乞讨时,一位僧人看见他,起了怜悯之心,对他说:“你应该忏悔,并持诵我将教给你的大悲咒,假如你勤于念诵的话,你将会有好的报偿。”于是他听从僧人的劝告,一心诵念大悲咒,他的伤势就渐渐痊愈了,手指也再长回来,最后他剃除须发而出家。(《观世音菩萨灵感录》卷一,页11)

◎持诵大悲咒可往生净土

第二则是有关结合持咒与净土信仰的故事。张抗是宋代的一位读书人,他曾在佛前立誓要诵四十万遍的大悲咒,以求能往生净土。当他六十岁时,虽然有病在身,却仍一心念佛。他将家人召集到床前,对他们说:“西方极乐世界就在当下,阿弥陀佛正坐在莲台上,我的孙子文儿(三岁时去世)正跪在黄金地上顶礼弥陀。”说完即在念佛声中往生(同上,卷二,页8)。

◎大悲水可治病

而另一则是关于大悲水的故事。门下员外郎吴宏之妻吴氏,虔信观音而且经常有不可思议的感应。她在一间清净的小室中备有几只装水的瓶子,且手持杨枝念诵大悲咒,她看到观音放光至瓶中,那些经常生病的人喝这些加持过的水就痊愈了。这些大悲水可以保存很久都不坏,冬天时甚至不会结冰,人们因此都称她为“观音院君”。她的两个婢女修持净土法门,其中一个特别精进,有时一整个月都不吃任何东西,每天只喝一杯大悲水(同上)。

巴特哈(BarendJ.terHaar)注意到洪迈(1123-1202)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编成的《夷坚志》中,有关持诵经咒、佛号的故事是很普遍的,合计有四十九个有关持咒的故事与十二个关于念佛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持大悲咒的有十一个,念观音名号的有七个。持咒的七个故事是用来驱逐恶鬼,其他持咒二个或念佛号的五个故事是为了治病。观音两次以僧人的身分出现,在其中一个故事中,祂持着锡杖与净瓶,另一个故事则对祂没有任何描述(同上,卷三,页1441);两次是化现穿白衣的老妇(同上,卷一,页88,89),而其他的并没有提供关于观音性别的讯息。由从事这些宗教活动的人来看,总计在六十一个事件中,三十四件发生在平民百姓身上,二十五件则是宗教专业人士,如僧侣、道士及巫师等,其余二件仍不确定。

大悲咒的利益

我将选出《夷坚志》中,描述大悲咒有制伏鬼神威力的四个故事。

[驱逐疠鬼]

有个人叫做洪洋,一天坐着轿子要从江西乐平回家,当时太阳已下山,两个仆人负责抬轿,另一个仆人则帮他挑行李,他想要在半夜之前赶回家。距离乐平南方二十里是吴口市,再过去五里则是鱼陂阪,当他们到达那里时,已经是半夜二更时分了,有点微微的月光照着。

突然间,巨大的声响从山中传出,听起来就像是数十棵的巨树同时被砍倒一般,那声响愈来愈近,洪洋更先以为这可能是一只老虎,但他所听到的声音又不像是发自于老虎。他急忙下轿,寻找避难的地方。心想若要回到吴口市已不可能,若要再往前走,则距离有人居住的地方路程还很远,正不知是该前进或后退时,他们看到在道路左边有处小涧沟没有水,可以蔽身,便赶紧爬下去,但那不明的怪物早已站在他们面前。它的身长足足有三丈高,从头到脚都像似灯笼,两个抬轿的仆人几乎快吓死了,挑行李的仆人则窜入轿中屏住呼吸。

洪洋平素有持诵大悲咒的习惯,他很快就开始持咒,数百遍后,那怪物便站立不动,洪洋虽然吓得匍匐在地上,但仍诵咒不停,最后那怪物慢慢退后且大声地说:“我要走了!”便迳自朝向约一里外的方向离去,进入一户民宅后就不见了。

回到家中后,洪洋病了一整年才痊愈,帮他挑行李的仆人也是如此,抬轿的两位仆人则都吓死了。后来,洪洋到鱼陂阪那户民家打听,才知道全家有五、六人都死于瘟疫,因此断定那怪物就是疠鬼(《夷坚志》,乙志卷第十四,页303-4)。

[降伏蛇怪]

江西余干县乡民周生的妻子,生性 *** 。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三月的某一天,周妻在回娘家途中,看见路上躺着一条大蛇,她以为它已经死了,就用脚跨了过去。走了几步路后,蛇突然立起来,且开始追赶她,当她仔细看它时,它突然变成三个年轻人,看起来像是三兄弟一般。年纪最长的一个开始调戏她,想跟她 *** ,周妻不顺从,其余两个弟弟则试图阻止他,但没成功。

当几个人正拉拉扯扯时,乡民龚犁匠刚好经过,他看到妇人正被一条大蛇缠住躺在地上。他想上前去营救她,但苦于身上没有带任何工具,所以不敢靠近。但由于他有诵大悲咒的习惯,便开始大声念诵,并奋勇地大声喝叱它,那条蛇立即松开爬走了。当它转过山腰回头望时,再度变回三个年轻人的样子,身穿白色粗麻布衣,系着红腰带,一转身就消失不见了。这是我同乡张时济告诉我的故事(同上,支庚卷第八,页1195)。

[制伏邪灵]

张诚是江西吉水县人,在孝宗乾道元年(1165)八月时,到潭州省亲。当他到湖南礼陵时,住在一间客栈中,客栈主人看到他很高兴,殷勤地款待他,很恭敬地准备了一桌酒席,邀他共饮。张诚对这个没来由的隆重招待,内心感到非常讶异,他开始怀疑,于是以长途赶路而致身体疲惫为借口,推辞说不能喝酒,便早早上床睡觉去了。

他在半夜时醒来,看到厅堂上灯烛照耀,于是下床向内偷窥。看见客栈主人穿衣戴冠,备设酒菜,正在一幅画像前礼拜祈祷,张诚仔细听着他的祷词,发现他一直念着自己的名字。张诚心想客栈的主人一定是要把自己献祭给恶鬼,于是便不敢再入睡。直等到客栈主人离开厅堂后,他才仔细端详客栈主人所膜拜的那幅肖像,只见是一个眼如大灯的邪怪,他知道自己必然已经落入险境,无法逃脱了。他突然想起听说大悲咒可以制伏邪灵,他平时就有诵习,于是便开始虔诚地持念。才诵了几遍,就看见那大眼邪怪从卷轴中走了下来,在供桌上盘旋,一会儿便发出剥剥的声响,更化作无数的小眼睛,看起来非常恐怖。张诚赶忙于床上闭目,更迫切地持诵大悲咒,他听到有人猛力敲门的声音,想进来但没有办法,不久听到乌鸦啼叫,天就亮了。

张诚来不及收拾行李,便惊慌地离开客栈,只听到店家全家人正聚集哭泣的声音,没有人出来追他。离开两里远之后,他才敢停下来休息。听到过路人说:“客栈主人在昨晚突然暴毙了!”他询问原因后,才知客栈主人三代以来都膜拜妖鬼,据说每年必须要有一个人牺牲献祭,过去遭到杀害的人不计其数。假如他们没有找到陌生人,那么家中的主人就必须死,这次就真的灵验了。这是湖南的陋习,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如此,张诚自此不再出外游历。(同上,支癸卷第四,页1247)

[吓退蛇精]

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时,有个人从福建政和县到莆田去买一个姑娘,起初说要娶她为妾,但当他买了她之后,便要她沐浴、化妆,穿起鲜艳的衣裳,不跟她同房,也不敢冒犯她。在回家乡的半个月旅程中,他如侍奉主人一般地供承饮食,除了一个紧紧上锁的笼子以外,他也没有其他任何行李。每天晚上,他必定会焚香开锁,然后恭敬地跪在它面前祈求。这姑娘非常聪明,觉得事情有异,心想那个人一定有某种诡计,自己定会有不测之祸,所以就拒食荤腥,静心不停地持诵大悲咒。

当到达他的家乡时,他并没有回家,反而另外租了一间空屋,将那姑娘与笼子放在那里。几天之后,有天晚上他在笼子前准备了酒菜与水果,祈求完毕后,便点灯锁门离开了。那姑娘战战兢兢地坐在床上,更加用力持诵大悲咒。到了午夜,笼子发出声响并突然自动打开,她知道自己死定了,恐惧万分,可是一点办法也拿不出来,只能向佛陀默祷,祈求冤家解免,诸佛护佑她免于灾祸。过了好久,一条巨大的蟒蛇从笼子里爬出来,盘绕着身体四处张望,看起来似乎害怕着什么,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她料想自己已脱离险境后,才慢慢起身下床往笼内看去,那儿只剩下一些碎纸钱。那时天还未亮,她打破墙壁跑出去告诉左邻右舍,邻里的人早已知道那人的行径,相约等他回来后,就将他扭送县衙法办。县令调查他所犯下的罪行,才知原来这是岭南流传的妖法,以生人来献祭恶鬼,在此之前已杀了好几个人来供奉蛇精了。这人最后被判了死刑,那女孩则被送回家乡去了。(同上,补志卷第十四,页1683-4)

到了宋代,人们对大悲咒有降魔治病威力的了解更为普及,虽然比丘们有时扮演传布的角色,但诵持大悲咒的人绝非仅限于比丘,各行各业的人,无论男女,似乎都经常地诵持大悲咒,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在生命受到威胁时,会自动地向它求助的原因。其他与大悲咒有关的信仰,例如大悲水有治病的功效,或是诵持大悲咒能往生净土的说法,也变得十分普遍。然而,并没有证据显示任何人曾使用《千手经》中所提及的密法,而达到精神上的解脱,或解除生命中的困境。大悲咒独立于《千手经》而存在,一般人可能相信大悲咒是对抗所有邪恶的神咒,但可能不知道它与观音有关。

【注释】

(1)玛利亚·瑞丝哈比托(MariaReis-Habito)引证了德辉在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所著的《敕修百丈清规》,其中规定在和尚忌日与开山历代祖师的纪念法会上,要诵持大悲咒。她也引用编纂《观音慈林集》的弘赞(1610-1680)的生平记述,来点出拜忏的强烈动机是来自于为了祭拜祖先与克尽孝道。她所摘录的生平事迹是弘赞所著《观音慈林集》的后记:“赞甫二九,而二亲邻亡,每诵蓼莪,空惭乌鸟,闻说持斋,能资冥福,遂断荤膻。未三载,阅坛经,便会宿怀,知人能作佛,即舍家趣于非家,冀立身行道,以益先灵。虽晨夕代为礼恳,及逢盂兰必荐,而中情耿耿,愧诚力之未湔。爰于丁酉春,以西洋白毡,绘千手千眼大悲圣像,举高七尺,革除皮胶,而用香汁和彩。仍令画者,日别沐浴更衣,像成罄衣钵资,延集僧众,先为讲释大悲忏法宗趣,次乃三七日修礼。遂感大士身放金色光,手所执青红二莲华,频放白光。缁素咸睹,诚为希有,私衷庆慰,必蒙慈力,度亲灵于上界矣。尔后凡于像前修礼,莲华白光常涌,睹者莫不欣发净信。”在《千手经》中记载,青莲华是指“欲得往生十方净土”,红莲华则是指“往生诸天宫”。(Reis-Habito1991:49)

(2)约在婆伽梵达摩翻译《千手经》的同时,尉迟乙僧在长安慈恩寺塔前画了一幅千手千眼大悲像。在菩提流支译出同一部经(经名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身经》)之后,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成都妙积寺一位魏八比丘尼,时常诵念大悲咒,她年仅十一岁的弟子柳意儿于禅坐中,感应到菩萨于寺中显现。为证明她所说的不假,她便在庭院中撒灰,一天傍晚,确实见到长约数尺的脚印。于是便请了一位画师,将她所见的形像画下来,但始终无法画得相像,有位比丘杨法诚说他可以做到,意儿于是双手合掌仰望,并告诉比丘依她的指示来画,他们共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之后,约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左右,在成都造了二百尊的菩萨像,每一尊都有四十二只手,同时并将这些塑像画成十五卷图卷。不久之后,图卷在长安流行,并上呈给玄宗(713-756在位),玄宗又把它赐给高力士。玄宗开元元年至天赞十四年(713-755)间,名画家吴道子画了三幅大悲菩萨像。天赞十二年(753),鉴真去日本时,带了一尊白旃檀刻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还有一幅绘于丝绸上的相同画像,从此观音信仰被介绍到日本。(小林1983:39-136)

  ●清朝康熙年间,江西婺源余振鷟(音卓),无子,发愿印送《高王经》,朔、望日持诵。生子后,未还愿,儿子夭折。于是印送四百卷,又生子。《高王应验》

  ●清朝嘉庆年间,杨阿陈,儿子多病。回想起儿子未出生时,心中曾经发愿刻经四百卷,未能了愿。于是在大士像前忏悔,即日刻印经书施送,儿子病很快就好了。《白衣近验》

  ●宋时,卞(音便)悦之,无子,发愿念诵《观音经》千遍。数将满时,妾怀孕生男孩。《冥祥记》

  ●元时,南京刘玉,无子。念诵《白衣经》两年。岳母刘氏,梦见金冠白衣大士带着一个童子来,说:“送圣奴来。”第二天,妻子生男孩,有白胞衣异相,于是起名“圣奴”,施送经书五百卷。《白衣经纪验》

  ●浙江嘉兴的吴母,患病,无子。念诵白衣咒不停,印送无数,病愈,生子。后来,儿子官至少司农(官名)。《灵应记》

  ●华敦三,妻十九年不生育。祈祷大士,哭泣哀呼。梦见大士抱一男一女来,说:“怜你虔诚,给你。”次年,生子。再过一年,生女。以后就未再怀孕。

  ●顺天(今北京)进士钱福,无子。一位老僧授他《高王经》,夫妇持诵,刊印施送一藏,生下三个儿子,都善于读书。《感应记》

  ●浙江衢(音渠)州的徐九德,供奉大士像,礼拜求子,送经千卷,生子。

  ●杭州丁采,五十岁,无子。听说《高王经》有求必应,于是日夜持诵,生子。儿子十六岁就登第。

  ●江苏如皋(音高)的王晋,年过五十,妻四十多岁,且多病,无子。祈祷观音大士,诵经求子,妻生下男孩。更加信奉广传,又生男孩。

  ●明朝洪武年间,广东人彭元震,发愿印《高王经》五百卷,生男孩。

  ●汤门的方氏,儿媳屡次怀孕,都不能保全。发愿诵《观音经》一藏,印施二百卷。后来生孙子,起名“音保”。

  ●清时,江西鄱阳的余郁文,无子。施送佛经千卷,梦见大士送子给他,妾刘氏也梦见大士抱孩到床前。不久生子,起名“经保”。

  ●清人陈天御,妻患流产。夫妇虔持观音经咒,又广为印送。次年,孕满得子。

  ●江西丰城的游九云,屡遭儿女夭折。于是,塑佛像、修桥补路、点夜灯为他人照路、施送茶水,一切善事,都乐意去做,又念诵《观音经》,于是得子。游年过六十时,儿子也能持家了。

  ●安徽桐城的陈朝栋,得子艰难。虔诚诵《白衣经》,频繁梦见大士,不久生两子。

  ●清朝乾隆年间,天津宝坻(音底)的李枝富,刊印经书三百卷,得子,起名“佛庆”。

  ●江西丰城的金利,五十岁无子。诵经五千遍,生儿子,有白胞衣为验。

  ●京东的刘世隆,无子。念经一万二千遍,生子。

  ●苏美端,无子。诵经礼拜,连得两子。

  ●浙江海宁的查奕楠,发愿诵经,得子,起名“佛佑”。

  ●广东阳江的吴绍成,持诵《心经》,得子。

  ●安徽池阳的章景阳,见朋友汤敬仲念经获得灵验,也虔诚诵经,生子,长大后乡试得中。

  ●江西饶州的济川居士,无子,刊印经书施送他人,得子。

  ●湖北江陵的王赵氏,数次遭遇丧子之痛。绍兴年间,得佛经,持诵,次年生子。

  ●三岩信士徐树百,妻怀孕后,病重,几乎不治。家中虔诵《观音经》千卷,并印经施送,买放生命。后来生下一男孩,母子无恙,妻病痊愈。

  ●江苏淮安的梁元征,无子,自己多病。于是发心持长斋,每天念诵大悲咒、《白衣经》。妻也持“准提斋”,早晨跪诵佛经。不久,元征病愈,妻生下三个儿子,次子中乡试。《持验记》

  ●江西乐平的徐熙载,儿子夭折,极为悲痛。一僧人送他观音大士圣像,劝他刻印《观音经》施送。后来,生下两个男孩。《灵验记》

  ●广州的黄扩生,家富裕,无子。受五戒,断荤,虔诚奉观音大士。早晚虔诚礼菩萨一百拜,念观音菩萨圣号不断。后来,妻妾各生一男孩,非常聪慧。

  ●安徽徽州的徐谨,无子,念诵白衣咒求子。梦见神说:“再诵《高王经》一藏,可得子。”如言照办,即生子。又梦见神说:“如能广行善事,施送经书一藏,儿子可获官贵。”照办,儿子果然登第。

 明朝万历年间,淮北的大商人胡燃,原是关中人,娶妻吴氏。他经商多年,积得钜资数十万,平日乐善好施,广行善事,只因膝下无子,一直引为憾事,夫妇二人为此忧心不已。有位和尚劝他说:‘你如果能够印金刚经一藏之数,计五千零四十八卷,广为结缘赠送,必定能获麟儿。’

  胡燃宿根深厚,一听就深信不移,马上付诸实行,不仅刻印金刚经一藏施送,又布施棺木一藏五千四十八之数,并雇人将暴露在外的尸骨掩埋。

  他如此孜孜为善,经过了十多年,功行圆满,遂延请四十九位僧众,启建七昼夜道场,诵经礼忏,广修功德。

  次年,他的妻妾连续生了三个儿子,个个聪明颖悟,夫妻二人都年逾七旬,家道兴隆。

邓少峰,明朝人,生于嘉靖己酉年,很多相士断定他少子少寿,于是发心持诵金刚经祈子祈寿。

  崇祯壬午年,他九十五岁寿终时,有十三子三十六孙。

  四、斋僧诵经,喜获麟儿(一)

  施振宇,明朝鄞县人,四十岁还没儿子,他礼拜天童寺的密云和尚,取个法名叫通等,密云告诉他说:‘你要是能够用斋饭供养僧众,并且持诵金刚经,自然就会有儿子。’振宇依照他的话在佛前发愿,当天晚上梦见金刚神写了一个‘兆’字给他。

  从此以后,振宇开始茹素,并亲书一卷金刚经,每天非常虔诚地持诵,寒暑不辍;此外每年都设斋供养僧众,并且广行善事,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

  五、斋僧诵经,喜获麟儿(二)

  张杰,清朝顺治年间,官拜浙江提督,到了六十岁还没有儿子。他的夫人陈氏,崇信佛法,每天持诵金刚经,并到各处名山道场设斋供养僧众。

  康熙五年二月,陈氏到天童寺修华严忏法,山中出现五色祥云,连续七天之久。那年七月,张杰的妾就生了一个儿子。张家后裔至今仍然恪遵遗训,虔奉佛法,持诵金刚经,从未停辍。

 沈嘉会,唐朝人。贞观年间,任官校书郎,因为犯法被发配到兰州。嘉会远在异乡,内心渴望能早日得到赦免,他思乡心切,遂朝夕礼佛,并且向东南方礼拜泰山府君,祈祷能早日生还。

  经过了两百多天,永徽六年十月三日晚上,嘉会忽然看到两位童子,服饰华丽,仪态端庄清秀,告诉他说:‘我们是泰山府君的儿子,府君受你朝夕礼拜,故派遣我们来此迎接你,现在请跟我们同行。’

  嘉会说:‘此处离泰山有三千多里,路途如此遥远,何时才能到达呢?’

  童子说:‘先生只要闭住眼睛,不要担心路途遥远。’嘉会依照童子的话,闭起眼睛,瞬息之间就来到了泰山。

  嘉会看到一座宏伟的宫殿,两位童子在前面带路,嘉会跟著进去拜谒府君。府君延请嘉会入内叙谈,两人对坐谈笑,府君无所不知。

  府君告诉嘉会说:‘人生在世,如果犯罪造恶,纵然逃过阳间的法律,死后仍将被冥律治罪,从无侥幸免除的,如能每天持诵一遍金刚经,就可以消灭万罪。’嘉会得知府君姓刘,但不敢询问大名。

  府君每天晚上都以佳肴宴请他。有一天,嘉会如厕于小厅东面,看到姑臧县令慕容仁轨执笏而坐,仁轨告诉嘉会说:‘我被府君追到此地,已有六十多天,一直未见审问。’

  嘉会转告府君之后,府君命令左右召请仁轨前来,府君向仁轨说:‘你的县下有位妇人阿赵,因被县尉无故拷打致死,阿赵来此控诉,所以将你误追来此。’庭前有一盆水,府君就叫仁轨洗面,并且赐食,又叫儿子送慕容仁轨回去。

  这时,嘉会也向府君告辞,府君派两个儿子送他回到兰州。嘉会在泰山度过二十八天,家人只觉得他精神昏昧而已。府君的儿子送嘉会返归兰州后,才恢复如初。

  嘉会将此事告诉兰州县官,但是县官不肯置信,兰州长官赵持满后来还为了此事专程派人前往姑臧县去访问慕容仁轨。仁轨说:‘从去年九月得到风疾,手足疼痛,灸灼三十多处,家中人看我神色恍惚,到了十一月初才得痊愈。’计算时间日数,无不吻合。

  至于县尉无故拷杀阿赵的事,也经查证属实,县尉患病十多天就去世了。嘉会从此一心持诵金刚经,不久之后,果然被赦免,得以返回故里。

李元宗,宋朝荆州江陵县人,他的女儿十三岁时,梦见一位梵僧告诉她说:‘你很有善根,何不持念金刚经呢?世间善男子,善女人,每天如果能够净心诵一卷,现世中可以增加福寿,享世寿百年,命终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可以直登涅槃彼岸;如果未达经意,死后阴府也不能拘录,可以投生富贵之家,享人间福报。’她深信此话,从此每天诵金刚经三卷。

  芳龄二十四岁,仍不愿出嫁。后来罹患伤寒,过了三天才死,死后被打入冥府,冥王审问之后,知道她未尝造罪,看见她头顶上有佛相显现出祥光,于是就放她还阳。

  临行时,冥王嘱咐她说:‘你有般若功德,所以放你还阳,你的父亲所造的杀业极重,所以先减寿二纪,不久之后,就要追来对证,你的父亲常常把活鱼切脍,现在已有七千余尾来诉冤索命,你回去问你父亲,是不是晚上梦见自身落入网中,白天醒来就觉得头痛?这就是鱼求报应的缘故。’

  她苏醒以后,遂将此事禀告父亲,元宗大惊,答说确有其事,心里非常害怕,就偕同女儿前往天宁寺忏悔,以斋饭供养一百位僧众,并且断除荤酒,亲手敬书金刚经四十九卷。

  有一天晚上,元宗梦见数千青衣童子向他礼拜说:‘我们被你所杀,已向冥府诉冤索命,现在蒙你写经的功德,藉此善力,已经超离苦趣,要投生善道去了,你我的仇冤已经化解。你因写经的功德,可以增寿。’

  从此以后,元宗持诵金刚经更加虔诚,活到一百二十岁,无疾沐浴而逝。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牛牛说喷剂 霸王液精华液 七月七胶囊 牛鲨延时喷剂 今枪哥延时喷剂 小牛测评网 赛无双 银豹鹿鞭糖 无限神力虫草鹿血糖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三九知识
2、本站永久网址:www.1puu.com
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aw4008@foxmail.com 网站右下角【投诉删除】可进入实时客服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本文链接:http://www.1puu.com/post/10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