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溪畲族乡,地处祖国的东南,东源县东北部。自明代到民国时期,漳溪乡域分别为河源、连平及和平三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归河源县管辖。1999年7月,经省 *** 批准,撤销漳溪镇,设立漳溪畲族乡。
↑源自网络
漳溪是河源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广东省唯一的畲族乡。
漳溪畲族乡辖区总面积68.42平方公里,畲族人口遍布全乡,7000多人,占全乡人口的34%。
漳溪畲族乡民俗文化
四月初九
畲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独特,有畲族舞蹈、畲族锣鼓等。每年农历四月初九是畲族的民族传统节日。是日,上、下蓝两村畲民屠猪宰牛,杀鸡宰鸭,瞻仰“蓝大将军”。
村民们还排着长长的队伍,抬着“蓝大将军”的神牌及大白马,鸣*放炮,敲锣打鼓沿村 *** ,所经之处与各家男女老少在家门迎接,以求避邪消灾保平安,整个村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汶水塘捕鱼节
每年大年初三,漳溪畲族乡都会举办的“捕鱼节”(曾在08年大年初五央视新闻播出),引来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
漳溪畲族乡中联村大年初三举办的捕鱼节这项活动是由他们的祖辈相传下来的。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鱼”与“余”同音,寓意“年年有余”,“捕鱼节”的兴起历经几百年而不衰,与这民俗文化有着紧密联系。
声势浩大的捕鱼节,场面相当壮观。村中的一口“汶水塘”面积有10多亩,长年有活水注入,生长的鱼肥美且不见腥。捕鱼节当天,中联村1000多村民齐齐参与,事先报名发有一张“捕鱼证”。
↑图源自于网络;渔文化雕塑,捞鱼捕鱼情景雕塑。
一家大小或夫妻结伴、或兄弟组队、或父子父女上阵组成的一个个捕鱼小分队,随着醒狮绕场一周和点燃鞭炮后,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争先恐后跃入水中……
↑图为捕鱼节(作者:赵春风)
不管天有多寒冷,村民们全然不顾,热情地投身到水塘中进行捕鱼比赛。一时间,被惊动的鱼群纷纷跃出水面,捕鱼者挥动手中鱼网,来回穿梭,很快就有收获。
从鱼塘中捕到的鱼,不管大小均归各家所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捕获塘鱼数量最多、重量更大的前三名村民,还可获得村委会的物质奖励。
↑图为汶水塘捕鱼节,这种祈福方式,已成为漳溪畲族乡中联村每年春节最隆重的节目。
如今,这里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的“捕鱼节”活动,吸引了一批来自广州、深圳等地的游客前来参与和观赏。漳溪“捕鱼节”己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客家传统节庆,这个古老的节庆,适逢盛世重获青春。
农历四月初九“蓝大将军出巡节”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月初三中联村捕鱼节、六月六中联村显烈公巡游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蹴鞠和射弩等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畲族文化艺术之乡,美扬四海。
“汶水塘捕鱼节”是独具特色的河源民俗文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以科技创新为之一生产力
漳溪畲族乡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以科技创新为之一生产力,积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漳溪畲族乡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以漳溪墟镇和黄龙岩畲族风情风景区为中心,幅射带动绿地美等乡村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畲族山歌唱给你听
板栗节
↑游客围观百年板栗树上采板栗
漳溪因聚居着6000多畲族人口,素有“广东畲族居住中心”之称,是广东省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是远近闻名的板栗生产乡。景区内有2000多株板栗树,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最老的一棵“板栗之王”已有300多年历史。
↑板栗节活动仪式畲族风情舞蹈表演
↑河源赏禾雀花地•东源县漳溪畲族乡上蓝村
漳溪畲族乡依托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打造特色旅游发展格局,全力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
注:图片为网络截图;以交流学习为目的,侵删。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牛牛说喷剂 霸王液精华液 七月七胶囊 牛鲨延时喷剂 今枪哥延时喷剂 小牛测评网 赛无双 银豹鹿鞭糖 无限神力虫草鹿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