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正文

人工桑黄多少钱一斤(人工种植桑黄基地)

admin 健康 2022-12-07 10:38:15 619 0

在农村中,桑树是一种最普通不过的树种,但它在农民心中是一种经济树种,除了桑叶可以用来养蚕外,桑葚也是一种特有的果实,而桑条还可用来编织农具,桑叶也可用来制作茶叶,晒干后可卖出60-80元/斤。

其实在桑树上,还有一种东西价值颇高,也就是长着的“黑疙瘩”,过去一直被人无视,却没想如今已卖出了千元一斤。

笔者的叔叔几年前就在深山上挖了两块黑疙瘩,村里的老中医看了看后,沉思道这应该是“桑黄”,不过具体还需要拿到yao店后鉴定。而到了yao店后,经过老板鉴定,得知其是野生桑黄,从个头上看至少长了30年,不得不说叔叔运气太好了。

最后,yao店老板以1200元/斤的价格回收,而这2个桑黄直接卖出了3000多元。自他后,村里不少人去深山寻宝,希望能够捡上几个,但却没人再能捡到。

也正是野生桑黄的价值珍稀,其价格居高不下,且年份越久越是值钱。通常来说,10年左右的桑黄,价格在500-800元/斤;10-50年的桑黄,因生长时间长,yao用成分高,一斤卖出了1000-5000元。

wWw.KEMAowAng。ORG.CN

wWw.KEMAowAng。ORG.CN

桑树在我国大多数地方都有生长,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不仅长白山有桑树生长,*林芝、云南、秦岭都有桑树,而树上长出来的“黄疙瘩”就是桑黄。秦岭到大巴山一带的森林中,因气候独特,桑黄的品质更佳,且产量明显更高。

过去多年里,桑黄在农村一直不被重视,很多人见到了后,直接将其用来烧柴,实在是太可惜不过了。其实桑黄作为一种大型真菌,早在2000年前就已被用于yao用,因其子实体呈现出黄褐色,才有桑黄之称。当然,除了桑树外,杨柳树、桃树、丁香树上生长的真菌实体也被一并称为“桑黄”,只是桑树上的“桑黄”品质更佳。

桑黄长通常为5-20cm,宽约为7-30cm,厚度为3-15cm,其形状不规则,可为半球形、马蹄形等,其外表为黑褐色或黄色,新鲜桑黄上还附有细密的绒毛,但之后就会自然脱落。

优质桑黄外观为金黄色,和黄金相似,且内外均色,有着桑木特有的芳香味道。不过这样的桑黄十分罕见,很难能够见到。而桑黄的生长,本身就有偶然性,通常在老桑树上才能长出。

从《中yao大辞典》可见,桑黄可用于血淋、血崩、带下、闭经等疾病,且可有效提生肝功能,也可用于肝硬化的治疗。

不过近代对桑黄的运用,最早起源于日本,长崎女岛因桑黄较多,当地人有食用桑黄的习惯,患癌的人较少,引来了学者的注意。1968年时,日本学者就发表了桑黄可抗癌的观点,在此后的研究中,发现它还可用来提高免疫、降低血糖、抗炎、抗肿瘤等功效,因价值突出被誉为“森林黄金”。

wWw.KEMAowAng。ORG.CN

而到了80年代时,日本人纷纷进入我国,并来到民间大量低价收购桑黄,也正因此,我国野生桑黄就此难以见到,其价格也水涨船高,从数十元到千元。

且随着植被的破坏,桑树种植规模的下滑,野生桑黄愈发的稀少,桑黄价格继续走高。而到了今天,人们对桑黄有了更多的认知,其中的多糖类、黄酮类、酚类、香豆素类、生物碱较多,对多种疾病都可起到治疗效果,也可起到降血脂、疏通血管等功效,还可起到调节心肌电解质平衡的特点。

而如今市场上,很多人将桑黄和冬虫夏草相提并论,其实桑黄的价值更高一些,其可很好的养肝护肝、软化血管等效果。早在1998年时,安徽就出现了仿野生桑黄的培育技术,这些年来,桑黄培育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只不过,人工培育的桑黄价值要低上不少,其价格也随之走跌。

wWw.KEMAowAng。ORG.CN

而如今,桑黄也成为保健食材之一,将其用于煮水、煮汤、煮茶,或和其他菜肴进行搭配,调理身体。只不过,如今市面上也出现很多伪劣品,看似是桑黄,可根本没有太多的营养价值,以至于不少人上当受骗。

当然,如今市面上的野生桑黄更是稀罕,毕竟其生长为子实体需要漫长的过程,且对自然环境的要求特殊,因此大家别轻易购买野生桑黄,十有八九会被骗。

当然,农民外出时如果再碰到“黑疙瘩”,可一定别随意将其丢弃或当成柴火烧,不然可真是暴殄天物,大家咋看呢?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牛牛说喷剂 霸王液精华液 七月七胶囊 牛鲨延时喷剂 今枪哥延时喷剂 小牛测评网 赛无双 银豹鹿鞭糖 无限神力虫草鹿血糖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三九知识
2、本站永久网址:www.1puu.com
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aw4008@foxmail.com 网站右下角【投诉删除】可进入实时客服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本文链接:http://www.1puu.com/post/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