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原创稿
诗在家里,何必去远方。虎年春节临近,笔者听说贵州剑河县柳川镇夹河村有这样一位90后女大学生。2017年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进城打工的机会,毅然回乡创业,坚守初心,在家门口默默耕耘着这个食用菌基地,成为了村里的食用菌种植大户,也从一个帅气的年轻姑娘变成了新型职业农民。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位“顾俊”是如何回乡创业、种蘑菇的。
寒冬时节,剑河县柳川镇食用菌种植基地生机勃勃,剑河宏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在云雾和树木中若隐若现。1月21日,笔者在公司办公室见到了正在电脑前忙碌的杨。
杨和他的妈妈正在采摘羊肚菌。杨孟佳社
看到作者,她一边倒水一边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小小的身材,坚毅的眼神,青春而干净的脸庞,干练而朴实。
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杨2017年从凯里学院毕业后,看到家乡的食用菌产业蒸蒸日上。她被家人劝回老家就业,成了宏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一名文员。
“去年(2020年)年底,我们公司试种羊肚菌非常有益。今年(2021年),公司也鼓励大家一起投资。我觉得这个机会很难得,可以学到很多技术。”杨说,公司鼓励员工通过退租、转包等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发展产业。这是个很好的平台。经过深思熟虑,他和父母承包了十几个大棚,示范种植夹河村的羊肚菌。
杨平时干完内勤,就主动跟公司技术人员到基地学习种植和管理,逐渐积累经验,为她回村创业打下基础。
从办公室白领到新农民的自由转换,是杨日常工作的常态。凭着对土壤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干劲,她的蘑菇生意做得非常好。经过半年的精心管护,大棚里的羊肚菌迎来了收获的季节,正值春节临近,市场订单接踵而至。
杨正在采摘羊肚菌。杨孟佳社
“难道是夹河村的杨吗?你家里还有羊肚菌吗?下午请送我4斤到醉八仙酒店。”
……
“妈妈,我接到命令要把它送到县城。你先准备工具去接,我一会儿去接。”聊着聊着,杨就接到了县城一家餐馆的订单,要买羊肚菌。她急忙联系正在管理大棚的父母来采摘打包。
放下电话,脱下运动鞋,穿上雨靴和围裙。杨把我们带到了食用菌基地。
走进食用菌大棚,只见羊肚菌第二次破土而出,撑起一把黑灰色的“小伞”,快乐地生长着。杨一手拿着刀,一手拿着羊肚菌,小心翼翼地把细菌从土里割出来,放进篮子里。
“这株羊肚菌是我今年种的之一批羊肚菌。你可以看到这个长势很好,外观也很好。按照现在的长势,估计亩产能达到500斤以上。”杨的话语中充满了喜悦,因为有了公司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她的创业之路更加顺畅。
公司负责人唐德贵(左)在杨羊肚菌基地检查羊肚菌生长情况。杨孟佳社
“这种蘑菇型的特别好看,而且质量很好。你们承包的这些棚子都是这样的吗?”
“我种了几个棚都很好,都能长得很好。从采矿开始,每天都有订单。”
“是的,好好管理它。你的蘑菇大量上市后,我们可以直接帮你推广到国外市场,一公斤在160元左右。”公司经理唐德贵和技术人员听说杨的羊肚菌获得大丰收,于是来到食用
“小杨梅回老家创业了。我们公司很支持她。现在乡村振兴,特别需要这样有活力有见识的年轻人回乡参与建设。我们也会用我们的资源和平台来支持他们,让这个行业有一个好的经济效益。”唐德贵说,希望通过杨这样的年轻人的示范,带动村里更多的人一起发展,让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让农村更美。
:errorimg.call(this);">刚采摘的羊肚菌。杨家孟摄
“大棚里面的羊肚菌长势越来越好,让我充满信心,在摸索出门道后,我也想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干,我相信今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红红火火。”谈到今后的打算,杨昌碧信心满满。
让青春在田野上奋斗,让梦想在泥土里萌芽。杨昌碧的创业经历只是加禾村乡村振兴路上的一个缩影。近些年,随着一系列惠农、富农、助农政策的铺开,有越来越多像杨昌碧这样有能力、有勇气、有担当的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铺路搭桥,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2021年,加禾村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被列为“贵州省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之一批试点村”进行重点打造。
2021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14950元,超过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如今的加禾村,产业发展也越来越兴旺,村民们生活越过越红火。(杨家孟、谢达意)
健康食品 产品推荐 洗护测评 知识科普 牛牛说喷剂 霸王液精华液 七月七胶囊 牛鲨延时喷剂 今枪哥延时喷剂 小牛测评网 赛无双 银豹鹿鞭糖 无限神力虫草鹿血糖
- 上一篇: 镇妇联技术培训班,妇联创业技能培训班
- 下一篇: 作文600字,创业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