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正文

思无邪注释集锦及总结

admin 资讯 2024-01-05 02:18:26 178 0
底部悬浮广告示例
软文发布投稿联系微信:aaw4008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一、朱熹《论语集注》-----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蔽,犹盖也。“思无邪”,鲁颂駉篇之辞。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二、何晏《论语注疏》-----子曰:“《诗》三百,(孔曰:“篇之大数。”)一言以蔽之,(包曰:“蔽,犹当也。”)曰:‘思无邪。’(包曰:“归於正。”)[疏]“子曰”至“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於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诗》三百”者,言《诗》篇之大数也。“一言以蔽之”者,蔽,犹当也。古者谓一句为一言。《诗》虽有三百篇之多,可举一句当尽其理也。“曰:‘思无邪’”者,此《诗》之一言,《鲁颂·駉篇》文也。《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於正,故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注“孔曰:篇之大数”○正义曰:案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

三、钱穆《论语新解》-----诗三百:《诗经》三百零五篇,言三百,举其大数。 一言以蔽之:蔽,包盖义。诗三百,可举一语概括。 思无邪:《鲁颂〃駉》篇辞。或曰,诗有美刺正变,所以劝善而惩恶。则作者三百篇之思,皆归无邪,又能使天下后世之凡有思者同归无邪。又一说,无邪,直义。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即所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故孔子举此言以包盖其大义。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此说似较前说为得。駉诗本咏马,马岂有所谓邪止?诗曰: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祛祛,强健貌。徂,行义。谓马行直前。思马之思乃语辞,不作思维解。虽曰引诗多断章取义,然亦不当大违原义。故知后说为允。 今按:学者必务知要,斯能守约。本章孔子论诗,犹其论学论政,主要归于己心之德。孔门论学,主要在人心,归本于人之性情。学者当深参。 白话试译 ---先生说:.《诗经》三百首,可把其中一句话来包括尽,即是‘思无邪’。

四、杨伯峻《论语译注》-----【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注释】⑴诗三百——《诗经》实有三百五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⑵思无邪——“思无邪”一语本是《诗经·鲁颂·駉篇》之文,孔子借它来评论所有诗篇。思字在《駉篇》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引用它却当思想解,自是断章取义。俞樾《曲园杂纂》说项说这也是语辞,恐不合孔子原意。

五、李泽厚《论语今读》-----【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注】《朱注》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集释》郑浩〔论语集注述要〕:古义邪即徐也。无虚徐,则心无他鸳……盖言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记】讨论非常之多。“思无邪”本是诗经《駉篇》咏马诗中的一句。“思”是语助词,不作’思想”解,“邪”也不作“邪恶”解。

六、南怀瑾《论语别裁》(摘录)----

人不能没有思想,只要是思想不走歪曲的路,引导走上正路就好//////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的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为了“思无邪”////////以现在的话来说,一切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只是思想问题。只要使得思想纯正,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英雄能够征服天下,不能征服自己,圣贤不想去征服天下,而征服了自己;英雄是将自己的烦恼交给别人去挑起来,圣人自己挑尽了天下人的烦恼。//////诗的修养就是艺术的修养,一个为政的人,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感、诗人的修养//////除了领导思想不走邪路以外,对于自己的修养,更要有诗人的情操,才能温柔敦厚,才能轻松愉快的为政。

1、“思无邪”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文学创作理论上,孔子强调作者的态度和创作动机。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要“修辞立其诚”,要求表现真性情,也就是诗人要有真性情,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在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这里要说,孔子认为这句诗可以包括全部《诗经》意义。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之一册第四章第三节,说这个标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叫,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要加一个“非礼勿思”。实质也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个“仁”要比这五个“礼”所规定的范围要广。

2、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思无邪,乃是要使人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三百篇, 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使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桑中》、《溱诸》是爱情诗,在朱熹眼里当然是淫诗。但孔子不是这样认为,据记载,孔子收编《诗经》,依孔子对待“鬼神”,避而不谈,或敬而远之的性情,孔子不会收他眼中的淫诗入编的。所以我认为还是司马迁说的好,“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故而有些学者认为《诗经》中有些诗句攻击统治者,就认为孔子所说“思无邪”只限于《颂》和《大雅》是站不住脚的。孔颖达分析孔子诗教时说,夫子谓《诗三百》虽对王室政治有所讽刺,但不好做直接的,尖锐的揭露和批评,故而教人以“温柔敦厚”。(见《礼记正义》)

3、李零从 《鲁颂·駉篇》着手解释,认为该诗中的八个“思”字是“祝辞”,“思”表示的是愿望,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思无邪并列起来看,“它们都是表示没完没了”(《丧家狗》p70)。李零又说,“汉代喜欢用的‘未央’,也是这个意思。‘无邪’的意思,估计与之相近。”(同上页)李零还指出,孔子引用这首诗,有故意断章取义的意味,不一定是说一点邪的歪的都没有。

4、最有意思的解释来自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 他说,“这里所说的‘思无邪’,就是思索的垂直上升,根据定义把思考的方向确定之后,就必须把这种垂直的意向继续下来。”粗粗看起来,今道友信非常咬文嚼字,实则不然。今道友信认为,“孔子已经预感到诗的形象和象征性语言的升腾力量,预感到这种语言的飞翔的能力,已经感到只有使用这种语言才能使人的精神超越现象事物的限界,才能超越概念上的思考方法的平庸水准,知道了只有这种语言才能使人的精神和立足于概念的世界的彼岸相接触。”

5、○駉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々。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读完前人及大家对“思无邪”的解释,我总结一下:

1、“思无邪”在诗经原文中本是无义的语首词,孔子引用它时却当成了一个有实义的词,可以理解为断章取义,也可以理解为孔夫子的故意曲解。这一观点我比较认可。

2、综合各家解释,在孔子的话里,“思无邪”包含以下意思,在我看来并无矛盾冲突,只是解读角度不同而言。

(1)孔子编纂诗三百的目的和效用,在于令学诗的人“归于正”,即朱子说的“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

(2)《诗经》全篇,是人的真情实感的抒发,没有造作虚伪。程子曰:“‘思无邪’者,诚也。”,我觉得有这方面的意思。如上面的引文“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 毫无伪托虚假”。但是真情实感并不一定会是正确的,所以孔子要进行编纂,从而使编纂后的诗三百能够“导人以正”。

(3)“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学诗可以教人以“温柔敦厚”。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孔子编纂《诗经》,从效用而言,有两方面,一是引导人的思想归于正途。二是提高修养,使学诗的人在抒 *** 感乃至行事时,按中庸之道实现自然的有节制的抒发,即使喜好美色却不会导致 *** ,批评人、表达怨恨也不那么尖锐、激烈,能显得温柔敦厚,有理有据。

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三九知识
2、本站永久网址:www.1puu.com
3、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4、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aaw4008@foxmail.com 网站右下角【投诉删除】可进入实时客服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本文链接:http://www.1puu.com/post/55511.html
力鼎茶官网 宵战喷剂 金枪哥喷剂 小牛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