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鲳(拉丁学名:Pygocentrus nattereri),又称食人鱼、淡水鲳、水虎鱼、纳氏锯脂鲤。食人鲳又称“食人鱼”,是公众对一类分布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鱼类的统称,属脂鲤科中的锯鲑脂鲤亚科;按生活习性可分为植食性、肉食性和半寄生性三类,肉食性的食人鲳,也叫红腹锯鲑脂鲤。食人鲳雌雄外形相似,一般雄鱼颜色较艳丽,个体较小;雌鱼颜色较浅,个体较大。
因其体质强壮、适应力强等优点,早期被当作热带观赏鱼引入中国,但食人鲳捕食行为凶猛,且在中国自然界没有天敌存在,一旦食人鲳流入中国自然水域繁殖生长,它们就会攻击当地的人畜,并威胁土著鱼类的生存,从而打破现有的生物链,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形态特征】
食人鲳的形态特征为头中大,吻圆钝,体被小圆鳞,身体左右侧扁,前后呈卵圆形,背鳍位于体中部背方,尾鳍略呈叉形。成鱼背侧呈蓝灰色至灰黑色,腹部具有银灰色光泽,幼鱼色彩鲜艳,拥有墨绿色鱼背,浅绿色躯体,喉部和腹部成朱红色。口大,亚上位。它长有锐利的牙齿,呈三角形,上下颌只有一行,下颌齿有28枚~31枚,上下颌间闭合时,呈锯齿状嵌合。食人鲳体长一般为25厘米左右,最长可达50余厘米,其体重更大可达4千克左右。
【分布范围】
食人鲳主要分布于安第斯山以东至巴西平原的诸河流中,如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巴拉圭-巴拉那河流域、巴西东北部沿海河流和埃塞奎博河流域等。
【物种危害】
食人鲳会攻击人畜。如在食人鲳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不时也会受到食人鲳的攻击。
食人鲳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食人鲳繁殖能力强,中国南方地区又有适宜食人鲳繁殖生长的气候条件和水体,且中国目前还没有食人鲳的天敌,一旦食人鲳流入江河,就会大量猎食当地的土著鱼类及其食物资源,从而打破生物链,并破坏现有的鱼类体系,降低生物多样性,破环当地的生态平衡及经济效益。
群居性食人鲳的智商在脂鲤目中较高,捕食时会先攻击猎物的尾巴和眼睛。等其游不动了才会一拥而上,分享猎物。即使是大型动物也会先攻击肩部,因为那里最薄弱。但食人鲳体型笨拙,游速较慢。科学家们认为:铁饼型的体态是它们相互辨认的标志。食人鲳还有一个独特禀性,就是只有成群结队时才凶狠无比。一旦离群或数量少时就会变的很胆小。如果它们不饿,即便将手伸入水中,它们也不会攻击。甚至会在角落里缩成一团。
独居性食人鱼一般个体较大,但性格较为害羞,一般不会主动攻击比自己大的生物,也没有食人的记录。
食人鱼上下腭的咬合力大得惊人,可以咬穿牛皮甚至硬邦邦的木板,能把钢制的钓鱼钩一口咬断,其他鱼类当然就不是它的对手了。平时在水中称王称霸的鳄鱼,一旦遇到了食人鱼,也会吓得缩成一团,翻转身体面朝天,把坚硬的背部朝下,立即浮上水面,使食人鱼无法咬到腹部,救自己一命。
【防治措施】
为避免食人鲳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人们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来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即对市场上销售的以及公园、水族馆等养殖、展示的食人鲳进行检查,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和销毁,并严禁将食人鲳放入自然水域,如2002年12月:北京食人鲳被实行“安乐死”—即让其长时间脱水因缺氧窒息而死;江西全面围剿食人鲳;广东卖食人鲳更高罚五万;上海“科普免死”“营利”痛打食人鲳;广西南宁封杀食人鲳以及2003年1月武汉“处死”食人鲳等突发性新闻事件。
来源:水生动物健康评估 陈大昆
【影视作品】
《食人鱼3D》
《食人鱼2:繁殖》
《食人鱼》